Page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education.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education. Show all posts

Jun 27, 2010

香港競爭力的危機 : 環球競爭力報告2009-2010的啟示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每年都出版 環球競爭力報告(Global Competitive Report),在接近500頁的報告 (http://goo.gl/nJKO),詳細比較133個國家經濟體的相對競爭力評分。今年,瑞士取代美國排名第一,美國屈居第二;鄰近國家星加坡全球排名第三,比去年升兩位;日本排名第八,比去年升一位;其他位於十大的國家,是瑞典、丹麥、芬蘭、德國、加拿大和荷蘭。


香港的Global Competitive Index 排名十一,與去年相同。表面看好像不太差,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官方過去亦以此自慰。不過,稍看報告的詳細分析,確實令人擔憂

環球競爭力報告把經濟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基礎因素主導、效率主導和創意主導,共有12項支柱因素量度競爭力。香港已是創意主導的經濟體系,和其他在同一階段的經濟體競爭,即是說,香港要保持競爭力,要多在創意主導的支柱因素中努力,不能滿足於基礎因素主導和效率主導的支柱因素。


香港在 GCI 排名雖中在11名,但其實是運輸電力基建(第3名)、金融(第5名)、法治治安體系(第8名)、和科技(第8名)等細項的排名拉高。

創意主導的支柱因素綜合排名23,包括 Business Sophistication (15名)和 Innovation (28名),即是說和在創意主導的因素排第23,被眾多歐美國家拋離,遠較自己總綜合指數11名低,是偏弱的部分。鄰近地區的排名是:日本(2)、台灣(8)、星加坡(10)、韓國(16)、馬來西亞(24),香港在亞洲四小龍(台、星、韓、港)中明顯滯後。印度是基礎因素主導的經濟體系,中國是效率主導的的經濟體系,但是他們在創意主導支柱因素綜合排名分別在28名和29名,這兩個展中的龐然大物的高速增長,亦步亦趨,本來比他們高一兩班的香港,實在不能掉以輕心。



第五支柱 — 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 and Training)綜合排名,竟在33位,其中 「5.02 高等教育入學率」細項排名竟是66名,對一個富裕的社會,簡直是缺憾。最近,恒生管理學院校長崔康常指出(http://goo.gl/NDax), 本港升大學入學率祇有11%,遠低於台灣的 100%及南韓的 90%,更低過內地一些沿海省分。他指出,升大學比率過低,令香港難以在知識型經濟有競爭力,升大學率低過50%,和其他國家根本難以競爭。


其實,香港根據經濟和勞動市場需要而制定的大學學位數量,經已過時,是時候檢討香港的教育培訓的社會目標,如何增加公立大學學額和扶助私立大學了。

Oct 1, 2009

郭炳湘新思維 異於商界主流

【明報專訊】
http://news.mingpao.com/20090930/mra.htm

(1) 定期賣地
郭炳湘認為現時市民對樓價承擔的能力,超過1997年,而且供樓利息遠低於當年,故毋須擔心樓市失控。但是他指出現在不少內地人來港買豪宅,發展商為應需求,大多以手頭土地興建豪宅,使得普羅市民可以負擔的樓宇供應不足,郭炳湘認為這是不健康的,他建議政府恢復定期賣地,特別是供應多些新界的土地,使中下價樓宇的供應,與需求不致進一步失衡

(2) 培養政治人才
郭炳湘認為本港要準備走向民主,需要更多受過政治教育的人才,他透露,郭氏基金會明年設立本地政治人才獎學金,每年撥出約400 萬元,資助4名本地學生前往牛津大學修讀政治學。郭炳湘認為歐美政治體制較完善,培訓政治人才方法值得本港借鑑,牛津大學是其中一個著名政治培訓學府,有助開拓本港政治人才的眼光和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