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financial.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financial. Show all posts

Dec 5, 2009

香港會計師甄文星、梁繼昌、韋志堅 : 聯交所諮詢文件 ,拱手相讓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幾位香港會計師挺身而出,對聯交所建議中港互認對方的會計準則及核數師諮詢文件提出意見, 頗值得參考。香港有會計師對諮詢文件其實頗有意見,但礙於不想得罪有關方面或影響生意,不敢挺身而出。

我支持國內專業來港發展,但須符合本港標准、經過評核和接受監管,這樣香港可以在協助國家專業人士提高水平、和國際接軌上作出貢獻。香港若作出遷就,讓國家專業人士繞過關卡,反而會降低本港專業水平的國際認受性,對本港和國家均有負面影響。

此事關乎整個香港的專業水平和其獨立性,各專業界不宜忽視。 試想類似的情形在法律、醫學、工程、城規和精算等專業領域可能陸續發生,可能會全面沖擊香港專業的國際地位

-----------------------------------------------------
甄文星、梁繼昌、韋志堅 : 拱手相讓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2009年 11月19日 刊 明報

URL: http://www.procommons.org.hk/?p=2828&lang=zh


聯交所於今年8 月28 日刊發諮詢文件,建議中港互認對方的會計準則及核數師,有關規則修訂建議於2010 年1 月1 日生效,並適用於明年1 月1 日或以後開始的年度會計期間。有關建議乃由中港各監管機構聯手研究,當中有聯交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香港會計師公會、證監會、財務匯報局、中國財政部及中國證監會等。

換言之,建議於明年初開始實施後,在內地註冊而在香港上市的公司( 即H股),可選用國內註冊之會計師處理新上市的申報或上市後之每年審計工作。同樣,香港註冊或在「公司註冊處」有登記的本港上市公司,將來如在內地上市,亦可用選用香港註冊的會計師。

截至去年底,在香港上市H 股(主板加創業板)達150家,佔香港市場總值27%及成交額的49%,它們原本是用香港註冊的會計師,但若將來內地企業可選擇採用內地註冊的會計師,那明顯不利於香港會計師。相反,距離內地推出國際板或紅籌回歸A 股仍然有一段時間,短期內香港會計師會有何得益?出奇地,此文件在市場上並沒有大迴響。

誰來監管

雖然有論者認為新政策有助中港兩地交流,說中國自2007 年1 月起已採用與國際會計準則基本趨同之內地會計準則,聯交所接納內地核數師是合情合理的事。但新政策衍生多個問題,最明顯是對監管制度的憂慮。將來在港上市的H 股採用內地會計師審核財務報表,而其內地的會計師卻不受任何香港監管機構監管,出了問題也投訴無門,聯交所最多只能查詢或停牌。2007 年7 月成立的財匯局,理論上可調查本港上市公司的核數師審計帳目不當行為或查詢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未有遵從會計規定,但由於內地會計師在國內,財匯局也無權調查,只可要求中國財政部及中證監協助。

國際慣例

至於其他國際金融中心交易所如何處理非本國註冊之會計師呢?紐約、倫敦、東 京、澳洲交易所等,他們認可的會計師均需在本地註冊並受監察(Oversight)(參聯交所諮詢文件附錄三,第39 頁)。那麼,我們為何不修訂《專業會計師條例》,使那些中國「獲認可」的會計師在港註冊,受香港法律監管,卻反而提出由證監會行使其豁免權,准許「獲認可」的內地會計師事務所擔任《公司條例》附表三所指的申報會計師(參聯交所諮詢文件第12(f)段)。哪種處理方法更符合國際慣例,請讀者判斷。

核數師質素

對於其他協助公司上市的專業人士,如保薦人等,接納內地核數師,對他們亦不無疑慮。《上市規則》規定保薦人要對企業進行盡職審查,過程中需依賴會計師提供企業的資料。如資料提供是來自一家保薦人不熟悉的內地會計師行,保薦人是否有足夠信心?再者,保薦人要對內地會計師行進行更詳細盡職審查談何容易?其實諮詢文件本身也指出,仍未有足夠資料提供有關執業審核、質檢制度及對內地會計師事務所的監察和持續監管的等效情况(參聯交所諮詢文件第63 段)。那麼現時提出諮詢是否成熟?又何須急於明年一年便實行呢?

本港的上市標準一直達到國際水平,這亦是本港維持國際集資及金融中心的基 石,他日H 股採用內地會計師審核的財務報表,國際投資者能放心嗎?新政策背後的種種想法,究竟是香港會計師數量不夠,要加入內地「生力軍」,抑或是本港會計師收費太貴?又或是根本此乃聯交所的商業決定,藉以協助企業節省成本,從而吸引更多內地企業到聯交所上市?

香港過去的成功,一直賴以嚴謹的法規、高質素的人才及有效的辦事效率等。新機制並不能將這些成功因素帶給內地,相反只會令香港失去競爭力,令年輕一代失去就業機會。

若要配合中央頒布的「關於加快發展中國註冊會計師行業」的政策,及讓大型國企可聘用內地核數師以保密國家敏感資料,那大可讓內地核數師到港註冊,讓他們吸收國際經驗,而香港又可繼續保持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何樂而不為?

作者是公共專業聯盟執委委員、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

Oct 1, 2009

「金融申訴專員」可能胎死腹中

金管局去年底曾經明確提出,要在香港成立金融業調解爭議機制。一年過後,推動改革的政治力量原來也可以迅速地消退。大家能不驚訝嗎?証明搵錢的魔力大過理性,加上任總卸任,金融監管的勢頭己去了。

--------------------------
【明報專訊】http://news.mingpao.com/20090930/mta.htm

雷曼迷債爆煲後,一度令所有結構投資產品變得神憎鬼厭,客戶對銀行的信任也跌至谷底。金管局即時要求銀行收緊向客戶推銷投資產品的手續,銀行縱使千般不悅,也只能照辦。不過隨覑股市大幅反彈之後,部分結構投資產品,如累計股票期權(accumulator)等早已復活了,而銀行界要求金管局放鬆規管的聲音也此起彼落。一場金融海嘯所暴露的規管漏洞也不再是熱門話題了。官場耳語更透風謂,政府內部開始有聲音質疑早陣子監管機構提出的新規管建議,例如仿效外國設立「金融服務申訴專員」的效用究竟有多大!

金管局去年底曾經明確提出,要「參考國際做法,……應考慮(依照「金融服務申訴專員」的構思)在香港成立金融業調解爭議機制」。

……新加坡及英國均有類似的法定組織。

……大家都以為香港很快就會有一個「金融申訴專員」

……不過……政府內部對金管局的上述建議開始有不同聲音……證監會在內部討論中明言,日後即使有了「金融申訴專員」,但凡涉及他們要執法的個案,「金融申訴專員」一概不能沾手,以免影響他們執法的效率。

……日後若再有類似雷曼迷債事件,由於也同時涉及證監會要調查銀行是否存在不良銷售手法的問題,那麼豈非「金融申訴專員」不能沾手調查?
……「金融申訴專員」,究竟還有多少案件可以處理?這個機構是否真的有成本效益?

……金融海嘯曾令全球投資者醒悟各地的金融監管原來可以如此兒戲,一時間加強監管之聲不絕於耳。不過,一年之後的今天,這股推動改革的政治力量原來也可以迅速地消退。大家能不驚訝嗎?

任志剛:再見,天下無不散之筵席。

任志剛:再見,天下無不散之筵席。

任總雖然是自視甚高,薪金過高,金管局有如獨立王國,在監管金融上又出現雷曼事件等敗筆。但不能否認他的能力,他獨立思考,具有戰略的眼光,連中央都對他尊重。

他對政府、議員和股民不休的做風險管理的Awareness Education
- 在外匯基金滾存大量盈餘時,他提醒錢賺得容易代表去得也容易;
- 在熾熱的炒風中他不忘降溫;
- 在金融風暴中的小陽春日子,提醒股民要不忘風險管理;

任總臨別贈言,寄望香港能在國家金融體系中扮演非一般的重要角色,很明顯,他指出香港要成,就不是跟隨中央的一套,而是找出自己獨特的角色,惟有這樣,香港才不會被其他城市取代,惟有這樣,香港才可以對整個國家作出特別的貢獻。

接任者是誰大家都知道,他的做事作風在處理副局長、政治助理一役中可見一斑。如果他將來祇識唱好香港,而不懂獨立思考,在需要的時候唱淡香港,又缺乏遠見,衹懂搞些空泛的伊斯蘭金融,那麼,香港便大鑊了…

陳總,不怕你高薪,祇怕你的低B。希望你好自為之,踏實做事……

Feb 4, 2009

一支下籤

剛晉身行政會議的新界鄉議局主席劉皇發,在沙田車公廟為香港求得一支下籤,引為新聞。

其實籤文在2008年在資安已經應驗了。

君不須防人漏料
眼前駭客皆為妖
資安徒把長城築
用戶疏忽禍自招



宜 : 資安教育
忌 : 導人迷信



[Note: this Chinese email is about a modified "oracle saying" stem from the recent news of fortune advice come from the oracle Mr. Lau Wong Fat, the newly appointed Government EXCO member. If you want more explanation please email me]

2006
- IPCC 警監會 cases leaked on web
- LCSD 康文署 leaked citizen records
- Some banks lost data tapes with customer data on it
:
:
2008
- Hospitals leaked patient records via USB
- A bank lost a server with customer information inside
- A bank lost CCTV data tapes with recordings on them
- Some service providers leaked customer data on web site
- Many more ...

Nov 1, 2008

金融海嘯套餐 (no offense)

由朋友傳來的一則自嘲 ...

金融海嘯套餐


餐前小食 : 
勒緊褲頭過日子薑一碟 

時令精品 : 
真正扎實甘香和味足兩大閘蟹全體 

精選菜式 : 
經濟實惠吊鹽水 
陸續有黎炒鮮魷 
三聚氰氨炸鮮奶 
孔雀石碌燉東菇 
無底深潭苦瓜盅 
酥皮迷你債券批 
窩輪炒河(簡稱窩河) 
乞米炒飯(簡稱乞米) 

美點雙輝 : 
炒濃期指餅 
勁蝕千層糕 

滋潤糖水 : 
過眼雲煙白果水 

合時水果 : 
杏加橙 


席設 : 金融大酒樓海嘯廳
菜價 : 七仟億